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瑞安市邮电北路施工现场最近挖出两个青石雕件,根据石马石虎的花纹、雕刻工艺、形制等特征,初步判断石马制工年代为清朝,石虎制工年代为明朝。 石马(立马),青石质,残高0.9米、长1.1米、宽0.4米,石马颈部至头部及左半边马尻已缺失,马鞍及马镫基本完好,汗垫如意垂带,雁衔芦图纹,四周置回纹;石虎(蹲虎),青石质,高0.8米、长0.5米、宽0.4米,前肢及底座前部已缺失,石虎呈半蹲姿势,五官、胡须...
南北朝 北朝 西魏 明器 1977年陕西汉中崔家营出土 文官陶俑高38.9厘米,武官陶俑高40.2厘米 文官陶俑头上饰顶花,头顶有一束向后平伸的长发髻,这种发髻古代称为“椎髻”或“魋髻”。身穿宽袖短上衣,筒形裙裤。武官陶俑戴小冠,穿袴褶服。 北朝的山南(秦岭以南地区,包括今陕西南部、湖北西北部、河南西北部、四川东北部)一带的豪族有泉企、李迁哲、阳雄、任果等,都有私人军...
南北朝 北朝 明器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 高23厘米 这件陶俑头戴风帽,风帽侧面和后面有下垂的风挡。身上穿风衣,里面是军服,军服上还罩有铠甲,双手原来持有兵器,出土时已朽。整个陶俑面部、肩部、双手及身体比例的女性特征明显,表情刻画生动,英武有神,为鲜卑武士的形象。 风帽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带入中原地区的,又称突骑帽、长帽、大头垂裙帽。多数风帽圆顶,帽的前沿位于额...
南北朝 北朝 明器 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 高22.9厘米 这件武士俑身材魁梧,上身穿小袖、大开领服装,大开领便于脱去一侧衣袖,袒露胸臂或内衣,这是典型的鲜卑族习俗。
南北朝 北朝 明器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 高27.3厘米 叶叔仲先生捐赠 捐赠 这件俑头上戴笼冠,身穿袴褶服,展示了北朝的部分官吏和侍从的穿戴。 笼冠由汉代的武弁大冠发展来。武弁大冠是汉代武官的帽,里面是帻,即包头发的布,外面加弁,弁像一个翻过来耳杯,两耳下有带,在颏下系结。弁用鹿皮或布制作,有的表面涂漆。以后因铁头盔增多,武冠大弁不再用于战争场合,于...
南北朝 北朝 北魏 印章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 印面均长3.5厘米,宽3厘米 这3方印是北魏人封磨奴的官爵印章。2方印为龟钮,1方印为环钮,印文均为篆书。 勃海封氏是西晋以来的士族。在十六国前燕、南燕、后燕政权皆有人任高职。北魏有封玄之参与司马国璠、温楷谋乱将要被杀,家族受牵连应一同被杀,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准备赦免封玄之一个儿子,封玄之决定保全弟之子封磨奴,封...
南北朝 北朝 北魏 明器 1965年河南省洛阳市元邵墓出土 高17.7厘米 墓主元邵死于公元528年。这是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已有20多年,故侍从俑的穿着完全模仿南方汉族官员,即头戴束发小冠,上衣下裤,上衣之襟从左向右穿,和披发左衽的北方少数民族正好相反。这件侍从陶俑头戴小冠,身穿大袖汉族式袴褶服。 袴褶服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,其上身着短衣,名“褶”,窄袖;下身为裤,名...
南北朝 北朝 北魏 明器 1965年河南省洛阳市元邵墓出土 高25.5厘米 这件镇墓兽狮首,张嘴吐舌,舌上涂有朱红色,脊背上有竖起的鬃毛,颌下长须下垂,前肢上部两侧长毛卷曲呈翼状。元邵墓内出土2件陶镇墓兽,另一件是人首兽身形象,均为蹲坐形。 古代观念中,镇墓兽代表的形象可以驱赶地下邪魅,起保护死者的作用。先秦时就有在墓内放置镇墓兽的做法。如楚墓中常见一种形状怪异的木雕...
南北朝 北朝 北魏 明器 1953年陕西西安草场坡出土 高38厘米 这是南北朝时期甲骑具装俑的形象,武士头带盔,身穿铠甲,战马全身披具装。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,最初用骑兵作战,保留着本民族的许多原有风俗。至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公元493年)实行改革后,才迅速汉化。这批陶俑,是孝文帝改革以前的制品,制俑技术还比较原始。 汉代保护战马胸部的防护装备—“当胸”已经被使用...
南北朝 北朝 冠饰 1981年内蒙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出土 高16.2厘米、重约70克 步摇的基座为马头形,马头上分出呈鹿角形的枝杈,每根枝杈梢头卷成小环,环上悬一片金叶。马头和鹿角形枝杈上镶嵌珠饰。 步摇是中国古代妇女的重要头饰之一,它多用金玉等材料制作,呈树枝形状,制作考究的则在树枝上缀有花鸟禽兽等装饰物。当佩戴者行走时,饰物随着步履的颤动而不停地摇曳,因此得名“步...
清 西方列强为了进行经济侵略,在鸦片战争后不久,就开始在中国设立银行。1897年以前,这些外国银行独霸中国的银行业,对中国商人和清朝政府进行高利贷款,进行政治投资、工矿企业投资、修铁路、经营贸易以及其他经济活动。因而,外国银行就控制了中国的财政、金融、贸易、运输和工矿业。他们还趁中国金融机构不健全和信用制不发达,在中国大量发行纸币流通于市,用来赚取大量利润,控制中国金融市场。这些外国银行纸币...
清 芥子园是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的别墅。《芥子园画传》实为李渔的女婿沈心友托王概编的画谱。后由王概、王蓍、王臬三兄弟斟酌增改,木刻套版精印而成,共三集。王概,字安节,秀水(今属浙江省)人,寓居金陵(今南京市),擅作大幅山水;兄王蓍,字宓草,擅花鸟;弟名臬,字习直,亦擅画。此书一集为画学浅说,后列树、石、人物、屋宇等绘画方法;二集为兰、竹、梅、菊的绘画方法;三集为草虫花卉的绘画方法。此书深入浅出...
清 医疗器具 长14.1厘米、宽13厘米 这件推背器是清代宫廷所用的医用物理治疗器具,可隔衣在身体上滚摩,治疗肌肉酸疼,促进局部或全身的气血运行,达到舒筋骨、活气血的目的,并能助药力,起到药物之所不及的作用。
清 作者: 麟庆 该书有上下两册,专讲河防水利工程中所用器具,按各类工程需用器具分为四卷,第一卷“宣防”,第二卷“修浚”,第三卷“抢护”,第四卷“储备”,每一种器具都有图和文字说明,是清代比较系统地总结和介绍河工器具的书籍,也是当时河防水利工程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。
清 采自清·《广舆胜览》 金廷标等人完成了《职贡图》之后,清朝政府下令以绘本为样本,制作了写本和刊本《职贡图》。又有清摹绘本《广舆胜览》,它为册页式,与《职贡图》绘本不同之处是无满文题记,只保留其汉文题记。其中海外诸国人仍放置在最前面。这两幅图表现了公元18世纪的法国人和英国人的形象。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